是否侵犯隱私
匯盛律師事務所律師侯德力認為,最早的“人肉搜索”行為表達了網友們對正義的訴求,但后來因為網絡上非道德現象的泛濫,致使“人肉搜索”行為被無限擴大,甚至開始調查人們的私生活和感情糾紛等等。目前,很有必要從法律角度上來對這樣的“搜索”行為進行區(qū)分、界定,對于那些觸及他人隱私的搜索應該及時制止。
金茂律師事務所金文瑋律師則認為,不管是搜索“最美的清潔工”,還是搜索“出軌的丈夫”,就其搜索本身而言,只是網絡自由度的無限放大,無法界定其是否侵犯了他人隱私。只是因為在搜索時帶有“最美的”、“出軌的”這類潛在語境,使得“搜索”之后產生了諸多疊加效應,再加上網友一些網上、網下的舉動所以可能會涉及到侵權的法律問題。
網站是否該負責
震旦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曉平認為須對隱私權進行立法建設:目前國家沒有專門的關于隱私權的法律,在部分法律條款中提到過隱私的保護,但也沒有細化。他認為在此情況下,網站應該對“人肉搜索”及產生的后果負起責任。網站應該首先樹立起“道德標桿”,明確“搜”到什么樣的尺度才合法合理,對于“越界”行為應當及時進行譴責。
徐易朱律師事務所律師蔣嵩則認為,網站只是提供了一個信息共享與交流的平臺,對于數量龐大的信息量,很難做到一一監(jiān)控。特別是當網友發(fā)布某人聯系方式等內容,在無法鑒別其真?zhèn)螘r,“網管”也沒有權力將其視為“泄漏隱私”而刪除。他擔心如果對網絡信息管得過嚴,將會違背互聯網自由、共享的精神。
網絡信息不可濫用
大眾點評網顧問律師、金馬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文駿認為,鑒于我國目前的法律對隱私權尚無明確的界定,這就需要網站對于網絡上的個人基本信息加以特別關注與留意,并采取有效屏蔽等措施,從而避免被動機不良者利用。上海社科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網絡主管張健敏認為,“人肉搜索”不能無限擴大化,在這方面,政府應當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,引導人們有限度地利用網絡共享、交換信息。
[版權聲明] 滬ICP備17030485號-1
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
技術服務: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
技術電話:400-052-9602(9:00-11:30,13:30-17:30)
技術支持郵箱 :12345@homolo.com
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?2017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