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平正義讓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
來源:中國律師網(wǎng)
日期:2016-12-14
作者:全國律協(xié)
閱讀:4,305次
大部分司法改革任務今年順利完成
公平正義讓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
“原審被告人聶樹斌無罪,本判決為終審判決?!?2月2日上午10時31分,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第一審判庭內,法槌落下,發(fā)生于21年前的聶樹斌案沉冤昭雪。
權威專家指出,聶樹斌案再審改判,充分展示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實際成效,是證據(jù)裁判、疑罪從無原則的堅定實踐,是健全完善冤假錯案防范、糾正機制的重要成果。沒有全面依法治國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大背景,聶案改判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2016年至今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會議11次,其中8次涉及司法體制改革議題,審議通過《關于建立法官檢察官逐級遴選制度的意見》《關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方案》等14個司法改革文件,為深化司法改革做好頂層設計。7月18日,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在吉林長春召開。會議強調,堅定不移推動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展開。
推開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改革試點,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,深化公安改革,完善律師制度……今年以來,各級政法機關知難而進、攻堅克難,順利完成十八屆三中、四中全會部署的大部分司法改革任務,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升,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。
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提速
一起手機盜竊案,犯罪嫌疑人突然翻供了。放在以前,承辦檢察官劉莉會直接給出批準逮捕意見,捕與不捕由檢察長審批決定。如今,在短短7天期限內,她先是將筆錄送到技術部門鑒定,又對嫌疑人進行測謊,結論出來后,才決定批準逮捕。
“改革后,捕與不捕由承辦檢察官說了算,權力是大了,但責任也更重了,一點兒馬虎不得?!鄙虾J虚h行區(qū)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劉莉坦言。
這是司法責任制改革帶來的改變。今年年初,北京等13個省份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作為第三批試點,啟動完善司法責任制等四項改革,標志著四項改革在全國普遍開展試點,作為核心內容的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提速。
讓審理者裁判,是落實司法責任制的前提。各地紛紛出臺貫徹落實司法責任制的細則,修訂審委會、檢委會工作規(guī)則,制定權力清單,放權給法官檢察官。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將公訴等業(yè)務條線涉及的304項案件處理權中的205項,授予檢察官獨立行使。
有權就有責,權責相一致。各地明確“誰承辦、誰負責”,壓實責任倒逼法官檢察官辦案更較真,由“過得去”向“過得硬”轉變。海南法院對每起案件均設“二維碼”,內含該案判決文書、辦理流程以及審判長姓名等信息,承辦人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。
與此同時,各地積極完善司法權力運行監(jiān)督制約機制,運用制度機制、現(xiàn)代科技、案例指導等辦法,從人盯人、案盯案向全院、全員、全過程的案件質量效率監(jiān)管轉變。
員額制改革是實現(xiàn)司法人員正規(guī)化、專業(yè)化、職業(yè)化的重要路徑,是完善司法責任制的基石。在前兩批試點積累經(jīng)驗基礎上,第三批試點省份迅速啟動改革,目前,北京、河北等地已基本完成員額制改革。各地堅持能力和業(yè)績?yōu)閷?不搞論資排輩、遷就照顧,確保最優(yōu)秀的法官檢察官入額。
為健全司法人員職業(yè)保障,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今年7月中辦、國辦印發(fā)的《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(guī)定》,從保障人身安全、履職不受干擾等方面對司法人員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隨著改革不斷深入,權責明晰、權責統(tǒng)一、監(jiān)督有序、制約有效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逐漸建立,優(yōu)秀人才向辦案一線流動趨勢明顯,辦案效率和質量明顯提升。貴州各試點檢察院審查批捕、審查起訴辦案效率分別提升20.21%、27.05%,未發(fā)生一起辦案安全事故。
以審判為中心促司法公正
“我保證向法庭如實提供證言,如有違反,愿承擔法律責任?!苯衲?月,在四川成都法院開庭審理的一起涉嫌組織、領導傳銷活動罪案中,辦案民警陶某和鑒定人均出庭作證,接受公訴人和辯護人交叉詢問,推動案情水落石出,對公正審判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這只是成都法院試點“以審判為中心”的刑事庭審實質化改革的一個縮影。
近年來,一系列重大冤假錯案的糾正,深刻揭露出,有罪推定、非法取證、未審先判等問題在司法實踐中不同程度存在,嚴重制約司法公正。
今年以來,政法機關積極探索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,充分發(fā)揮審判尤其是庭審在查明事實、認定證據(jù)、保護訴權、公正裁判中的作用,切實防范冤假錯案。
各地公安機關認真貫徹《關于深化公安執(zhí)法規(guī)范化建設的意見》,探索建立命案等重大案件檢查、搜查、辨認、指認等過程錄音錄像制度,促使辦案人員規(guī)范取證。各地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證據(jù)裁判規(guī)則,堅決排除非法證據(jù),對達不到起訴標準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,防止“起點錯、跟著錯、錯到底”。
以審判為中心,少不了律師作用的發(fā)揮。中辦、國辦印發(fā)《關于深化律師制度改革的意見》,對完善律師執(zhí)業(yè)保障機制作出明確要求。最高法出臺規(guī)定,提出切實保障律師知情權、閱卷權、辯護權等八大訴訟權利,庭審中法官不應隨意打斷律師發(fā)言。
江蘇、山東、河南等地積極探索推進刑事法律援助工作,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。目前,全國已有2000多個看守所設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。
司法資源有限,實行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,對優(yōu)化司法資源配置提出更高要求。最高法出臺推進案件繁簡分流、優(yōu)化司法資源配置21條舉措。大連、南京、廣州等18個城市啟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,符合條件的案件適用速裁程序,由審判員獨任審判,不進行法庭調查、法庭辯論,當庭宣判。
在押被告人出庭不使用戒具不穿囚服,量刑規(guī)范化罪名和刑種從15種擴大為23種,強化法庭質證解決鑒定意見爭議……在深化改革過程中,政法機關出臺一系列舉措,進一步規(guī)范司法、保障人權、促進公平正義。
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院長卞建林說,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,能在優(yōu)化刑事司法職權配置、完善刑事訴訟程序、落實證據(jù)裁判原則、轉變刑事庭審方式、發(fā)揮辯護實質作用等方面實現(xiàn)全方位提升,不斷夯實防范冤假錯案的制度基礎。
今年10月,“兩高三部”聯(lián)合印發(fā)《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》,正式全面啟動這一改革。
改革實招立得住群眾認可
“早知道不還錢對自己影響這么大,我肯定早把這事解決了?!苯衲?月19日,江西省于都縣禾豐鎮(zhèn)一村支書劉某來到縣法院付清欠款時,一臉懊悔。原來,劉某不久前被提名為縣黨代表候選人,因未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被撤銷提名?!耙馔狻蹦玫角房畹膱?zhí)行申請人則拉著法官的手,不停地感謝。
“司法白條”的長期存在,嚴重損害司法權威。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“兩會”上,最高人民法院鄭重承諾:“要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(zhí)行難問題。”9月,中辦、國辦印發(fā)《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(zhí)行人信用監(jiān)督、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》,最大限度擠壓老賴活動空間。
一年來,各級法院聯(lián)合相關部門構建“一處失信,處處受限”的信用監(jiān)督、警示和懲戒工作體制機制。截至11月20日,全國法院累計公布失信被執(zhí)行人576.42萬例;限制老賴購買飛機票533.66萬人次、擔任各類企業(yè)法定代表人、董事、監(jiān)事和高級管理人員6.7萬余人次,執(zhí)行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。
2016年4月,全國50家試點法院全部完成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;7月,司法部會同最高檢聯(lián)合印發(fā)《人民監(jiān)督員選任管理辦法》;8月,最高檢出臺《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細則(試行)》……政法機關推出一系列叫得響、立得住、群眾認可的改革實招,司法公正讓群眾看得見、感受得到。
自最高法第一、第二巡回法庭設立以來,巡回法庭積極開展巡回接訪、巡回開庭、巡回閱卷、巡回詢問等各項巡回審判工作,被群眾親切地稱為“家門口的最高法院”。
現(xiàn)在,“家門口的最高法院”即將覆蓋我國6大區(qū)域。11月1日,中央深改組會議同意最高法繼續(xù)在重慶、西安、南京、鄭州增設巡回法庭。6個巡回法庭分別負責審理華東、華南、華中、東北、西北、西南6大行政區(qū)域的重大行政、民商事案件。
曾經(jīng),環(huán)境污染沒人管,國有資產流失無人問的現(xiàn)象讓群眾頗為不滿。2016年特別是下半年,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快速推進,最高檢官網(wǎng)顯示,僅11月份,各地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40件,比試點最初一年的訴訟量還多。
群眾對司法公正最直接的感受,是發(fā)生在自己身邊的案件。今年6月,最高法部署全國100個法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,各地積極探索家事糾紛專業(yè)化、社會化和人性化解決方式,不再“一判了之”。不少當事群眾評價說,法院成了“情感修復站”。
改革創(chuàng)新,永無止境。政法機關不忘初心、戮力前行,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,努力創(chuàng)造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司法文明,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。
責任編輯:蔡利艷